现金贷回租贷都是套路 违约金滞纳金拖你下水 消协警方急发预警:请对不良校园贷坚决说“不”

 近年来,低门槛、借贷方便的校园贷悄然进入大学校园。很多并不正规的贷款平台引诱大学生过度消费,再设置繁琐的提前还贷条件或逾期不提醒等各种方式,让学生支付“违约金、滞纳金、手续费”等高额费用。
又到开学季,昆明市消费者协会、警方发出预警:学生应对不良校园贷有清醒认识,坚决说“不”。
案例
借身份证给同学刷单
最后欠下1万多元贷款
“别怪没有提醒你,欠下的1万多元已经逾期了!”今年2月以来,云南某大学大二学生李伟(化名)陆续接到借贷平台的催债电话。自己从来没有向任何平台借过钱,为什么会有1万多元欠账呢?
原来,李伟的同学王某,自称家庭出现变故,因外婆生病急需用钱,便找李伟帮忙。所谓帮忙并不是向其借钱,而是借了李伟的“个人信息”。王某说,他准备开个网店,想用李伟的信息去刷单,李伟出于同情就把身份证借给了王某,原以为就是个刷单而已,没什么大不了。直到突然接到“分期乐”平台的催债电话,才知道他已经在借贷平台上欠下了万余元贷款。
借款8万还款14万后
还欠下100多万巨债
一名毕业不久的彝良籍女大学生从2016年大三时起,从60个网上小额信贷平台共借款8万元后导致债台高筑,连本带息还款14万余元后,至今还欠下100多万元巨债。
昭通市彝良县公安局经侦大队说,2016年,小梅在外地读大三,不惜以高额利息的代价,相继从60个网上小额信贷平台进行借贷,借款金额从450元至5000元不等,一共借了8万元本金。借款后,小梅深陷网上小额信贷平台的泥潭不能自拔,最终只得报警求助。
警方介绍,小梅遭遇了网上小额信贷平台的各种套路和陷阱。例如,她在某钱包借贷平台借了450元,借款周利息就为110元,并从借款中扣周利息,她实际拿到手的只有340元,而一个月后单是利息就得还出440元,已接近本金。假如到期后小梅偿还不了本金及利息,该平台就会向她推荐其名下的其他借贷平台,让小梅在其他平台再次借贷,借来的钱用来偿付之前所欠的本息,让小梅从一个借款陷阱进入另一个借款陷阱。
警惕
校园贷换个“马甲”重出江湖
昆明警方此前发布警示:近日,被集中整治后销声匿迹的校园贷换了个“马甲”重出江湖,部分网络借贷平台将“现金贷”变身为“回租贷”,这种名为租贷,实为借贷的“贷款”再次瞄准在校大学生,严重威胁学生权益。昆明已有大学生陷入“回租贷”骗局中。
手机“回租贷”的主要运作模式大体分为4步:
1.用户(学生)将手机“卖”给平台,但手机所有权和使用权实际未发生转移;
2.平台“评估”手机价款,在此期间平台要求学生填写身份证信息、银行卡信息、紧急联系人等借贷信息;
3.平台放款,学生实际获得的相应借款中会扣除一部分所谓的“服务费”或“评估费”;
4.手机“回租”,因实际未转让手机所有权,平台以手机“回租”方式,与学生约定租用期限(即借款期限)和到期回购价格(即还款金额)。
(平台要求学生提供手机账户信息,以便于远程掌握手机储存信息。平台通过类似模式变相向大学生发放高利息“现金贷”,最终可能会使学生陷入“套路贷”“高利贷”陷阱。)
消协提醒
请对不良校园贷坚决说“不”
又到开学季,昆明市消费者协会梳理了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,提醒大学生们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每月的消费计划,对每笔支出做到心中有数,合理有度,对不良校园贷坚决说“不”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